白鮮皮為蕓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鮮和狹葉白鮮的根皮。主產于遼寧、河北、四川、江蘇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剝取根皮,切片,干燥。生用。具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之功效。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的相關知識。
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
1.抗菌作用:體外試驗1:4的水浸液對多種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有報告本品的乙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對金黃色等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草分枝桿菌均未見效果。1:20煎劑對陰道毛滴蟲并無殺滅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及血液的影響:本品所含白蘚堿于小量時對離體蛙心有興奮作用,可使心肌張力增加,分鐘輸出量及博出量均增加。對離體兔耳血管有明顯的收縮作用。所含花椒堿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菌芋堿有麻黃堿樣作用,能使麻醉貓血壓上升,增強貓瞬膜收縮、擴張冠脈,增強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
3.對子宮及腸平滑肌的影響:白蘚堿對家兔和豚鼠子宮平滑肌有強力的收縮作用,茵芋堿也能加強貓或兔的在位子宮收縮,加強腎上腺素對子宮的影響,白蘚堿、崖椒堿對大鼠子宮的自發性收縮無影響,但對于催產素所引起的大鼠子宮收縮則可減弱之,而茵芋堿則可增強。茵芋堿能抑制小腸收縮、崖椒堿能抑制氯化鋇所致離體兔回腸痙攣,崖椒堿及芋茵堿還能松弛奧狄氏括約肌,有報告指出,白鮮堿、崖椒堿、茵芋堿等的混合物,對大鼠、豚鼠的解痙作用較單個生物堿的作用強。
4.抗癌作用:伊紅染色法結果表明本品非極性溶劑提取物及揮發油有體外抗癌活性,從本品乙醚提取物中分離得到岑皮酮,白鮮堿及得自揮發油的一種無色透明液體為其體外抗癌的有效成分,其45%的濃度能殺死艾氏腹水癌、S180及U14細胞,而黃柏酮、檸檬苦素及β-谷甾醇無效。
5.其它作用:白鮮堿、茵芋堿及崖椒堿的混合物能降低腎上腺素對豚鼠精囊的作用,茵芋堿能使肌肉麻痹,并可因累及心肌而引起哺乳動物血壓進行性下降。茵芋堿能提高橫紋肌的張力,加強脊髓反射的興奮性,葫蘆巴堿藥理活性弱,但早年有報告其在神經肌肉標本能降低神經的時值,對肌肉的時值則先降低后增加,此外,葫蘆巴堿有一定抗癌作用,12.5mg/kg能使P388白血病小鼠生命延長31%。
白鮮皮怎么用效果最佳:
1.白鮮皮煎:白鮮皮10克,將其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30分鐘左右,取汁服用。本方具有解毒潤膚的作用,對于面部黃褐斑、扁平疣均有較好的治療功效。
2.白鮮皮消毒飲:白鮮皮9克,地膚子10克,黃柏8克,將三味一同放入砂鍋中,水煎30分鐘,取汁服用。每日1劑,分2次溫服。本方主治濕疹。
3.治疣外用方:白鮮皮、板藍根、苦參、紅花各10克,地膚子枯磯各20克,蟬蛻30克,70%的酒精500毫升,將幾味藥物混合研為粉末,與酒精調和均勻,放入容器中密封一周即可。每日不拘時涂抹于患處。本方可清熱解毒、活血散結,主治扁平疣。
4.鮮皮外洗方:白鮮皮、蛇床子、苦參各40克,百部、當歸各20克,將上藥放入鍋中,煎取藥液,熏洗患處即可。每日1劑,每晚使用。本方主治鵝掌風。
5.二味消疣方:白鮮皮、白磯各30克,將兩味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煮,取汁即可。每日1次,反復擦洗患處15分鐘。本方主治扁平疣。
6.白鮮皮粥:白鮮皮粉10克,梗米50克,白糖10克,將三味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熬煮成粥即可。每日早晚食用。本方能祛斑平瘡。
7.鮮皮炒豆芽:白鮮皮粉10克,豆芽菜250克,食鹽、味精各2克,料酒5毫升,炒制,佐餐食用。本方能清熱解毒、潤膚美容。
8.白鮮皮燉豬肉:白鮮皮粉10克,豬肉250克,食鹽、味精各2克,醬油、料酒各5毫升,蔥段、姜片各5克,花椒、大料、桂皮各3克,燉至豬肉熟爛即可,佐餐食用。本方能潤膚化斑。
編輯總結:以上就是小編對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介紹,更多實用知識敬請關注尖鋒裝飾資訊。
本頁標簽:
本文地址:http://www.ytp-chemical.com.cn/news/bencandy-htm-fid-15-id-13148.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