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有什么癥狀】
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表現是由貧血、缺鐵的特殊表現及造成缺鐵的基礎疾病所組成。
1.癥狀 貧血的發生是隱伏的。癥狀進展緩慢,患者常能很好地適應,并能繼續從事工作。貧血的常見癥狀是頭暈、頭痛、乏力、易倦、心悸、活動后氣短、眼花、耳鳴等。
2.特殊表現 缺鐵的特殊表現有:口角炎、舌乳突萎縮、舌炎,嚴重的缺鐵可有匙狀指甲(反甲),食欲減退、惡心及便秘。歐洲的患者常有吞咽困難、口角炎和舌異常,稱為Plummer-Vinson或Paterson-Kelly綜合征,這種綜合征可能與環境及基因有關。吞咽困難是由于在下咽部和食管交界處有黏膜網形成,偶可圍繞管腔形成袖口樣的結構,束縛著食管的開口。常需要手術破除這些網或擴張狹窄,單靠鐵劑的補充無濟于事。
3.非貧血癥狀 缺鐵的非貧血癥狀表現: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或行為異常,表現為煩躁、易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及學習成績下降。異食癖是缺鐵的特殊表現,也可能是缺鐵的原因,其發生的機制不清楚。患者常控制不住地僅進食一種“食物”,如冰塊、黏土、淀粉等。鐵劑治療后可消失。
4.體征 體征除皮膚黏膜蒼白、毛發干枯、口唇角化、指甲扁平、失光澤、易碎裂,約18%的患者有反甲,約10%缺鐵性貧血患者脾臟輕度腫大,其原因不清楚,患者脾內未發現特殊的病理改變,在缺鐵糾正后可消失。少數嚴重貧血患者可見視網膜出血及滲出。
【缺鐵性貧血怎么補】
一、缺鐵性貧血的飲食上適宜吃的:
(1)高蛋白飲食。蛋白質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應注意膳食補充,每日數量以80克左右為宜,可選用動物肝臟、瘦肉類、蛋、奶及豆制品等優質蛋白質食物。
(2)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含鐵量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腎、舌,鴨肫、烏賊、海蜇、蝦米、蛋黃等動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帶、黑木耳、紫菜、發菜、香菇、黃豆、黑豆、腐竹、紅腐乳、芹菜、薺菜、大棗、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提倡使用鐵鍋。
(3)膳食中應包括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特別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對防治貧血有很好效果。
二、缺鐵性貧血不適宜:
(1)忌飲茶,尤其是忌飲濃茶,因茶中鞣酸可阻止鐵的吸收。
(2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偏食、素食主義等。
(3)適量脂肪攝入,每日以50克左右為宜。脂肪不可攝入過多,否則會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
小編結語:以上為大家介紹了缺鐵性貧血怎么補,溫馨提示,除了日常飲食增加營養和食用含鐵豐富的飲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會更加有助于貧血的康復。
本頁標簽:
本文地址:http://www.ytp-chemical.com.cn/news/bencandy-htm-fid-15-id-12913.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