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新品種的核桃與其他核桃相比有很大的優勢,因為8518核桃從栽植到開花結果再達到盛產期只要五年時間,比普通核桃品種生產期早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下面就給大家講講8518核桃知識介紹以及8518核桃品種優勢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8518核桃知識介紹
【品種來源】:8518核桃是濟南天柞核桃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朱慶冰從山東沂源魯山腰部一單株芽變中選出,1985年開始選育,1992年選育成功。
到目前為止,在我國山東、河北、錢江新城、天津、遼寧、河南、山西、陜西、四川、重慶、貴州、云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已發展成品豐產園近10萬畝。均表現出早實、豐產、品質好的優良特性。當地農民得到了穩固的收入,給予了很高的評價。8518核桃系列產品在2012年3月杭州品牌宣傳推廣調研中,被評為《中國著名品牌》。
8518核桃品種優勢
(1)早實:“8518”核桃的早實性很強。不管原種苗或嫁接苗,栽植當年會有80%以上開花,部分坐果。山東省沂源縣悅莊鎮小辛莊村郭占宏,2001年購買“8518”核桃嫁接苗400株,栽植當年有70%的苗開花,結出200多個核桃。
(2)豐產:“8518”核桃的豐產性很強。核桃苗定植第二年,一般都會結果。有一半的樹每株結果達60多個,個別樹結果多達120個。畝栽56棵的密植核桃園,平均每株結果1.5千克,有的樹達到2.5千克,個別豐產樹達到4千克;第三年,單株產量在2.5千克左右,畝產100~150千克;到第四年平均畝產150-250千克;從第五年起逐步進入盛果期,畝產一般在300~400千克,水肥條件好的個別豐產地塊,畝產可超過500千克,是目前國內唯一畝產超過千斤的核桃品種。
(3)優質:8518核桃堅果近圓形(極少有橢圓形),果形端正,大小均勻,果面光滑,麻點少,殼厚一毫米左右(此厚度最具商品價值:太厚取仁難,出仁率低;太薄易破殼,儲運難度增加),手捏可破殼取仁,內褶壁退化,橫膈膜膜質薄,易取整仁,出仁率63.8%(目前國內出任率達到60%的品種很少),出油率60%以上。平均單果重14克,最大單果重17克(一般品種平均單果重不超過12 克),果仁飽滿,顏色淺,無澀味,(仁色越淺,澀味越小),風味香,口感好,果品質量上乘,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核桃堅果品質的優級果標準。耐貯存也是“8518”優良品質之一,其堅果在常溫下存放一年不會變質,在西藏林芝地區還可以存放更長時間。
(4) 抗逆性強。“8518”的抗逆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A) 耐旱:在年降水量只有400~600毫米的地方種植,不用人工灌溉,植株生長、結果正常。山東沂源、臨朐、費縣、東平、東阿、蒙陰等地,把“8518”核桃樹栽在比較貧瘠的山坡上(沂源縣悅莊鎮小辛莊山坡地土層、沙層厚度只有12厘米),有的甚至栽到了山頂上。這些地方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400-600毫米,但核桃樹都能正常生長。
(B)耐澇:經試驗,地下水位2米的地塊,植株能正常生長結果。雨后易積水的地塊,只要根據積水深度,起壟栽植或堆土栽植,植株均能正常生長結果。2005年7月份,山東蒙蔭縣突降暴雨,降水量達170毫米,舊寨河發洪水,河岸灘涂地帶上所栽“8518”核桃樹被洪水淹沒到樹的主干及側枝約一米多深,有的核桃枝、果在水面上漂浮。從漲水到水落的時間長達7天,核桃樹竟沒有出現落果現象。這說明“8518”核桃樹很耐澇。只要水在流動,不是死水(缺氧),即使水淹6~7天,也不會影響植株生長結果。
(C)耐貧瘠:土層厚度在12厘米以上的荒坡,只要整理成“魚鱗穴”,就可栽植,并能正常生長結果。山東很多山區地帶都有在12厘米砂土層的荒坡、風化沙山坡上整“魚鱗穴”栽植“8518”核桃樹的成功經驗。
(D)抗風:核桃樹的葉片為奇數羽狀復葉。葉片大,一般都長出核桃青果以外,可以有效地消減大風對青果的沖擊力。加之“8518”核桃的果柄粗而多含纖維,抗風能力較強,所以刮大風時落果較少。
(E)抗冰雹:核桃樹的繁茂枝葉本來就有較強的抗冰雹作用。在我國,冰雹多發生于6~7月份,此時,核桃果已接近成熟,冰雹擊在青皮上對堅果的生長、產量和商品價值都不會有太大影響。據實地觀察,“8518”遭雹災擊后,落果很少,對產量基本沒有影響。相當于桃、蘋果、梨等水果被冰雹擊傷后即為殘次果,核桃在這方面的損失就小得多了。
(F)抗凍:“8518”春季萌芽后的耐寒能力較強,一般能抵御-2℃“倒春寒”,若在萌芽后噴一遍本公司生產的“天達2116”,則能抵御-5℃的低溫。若在初掛果時遇倒春寒,用本公司研制的抗凍液進行噴灑效果更為明顯。
編輯總結:關于8518核桃知識介紹、8518核桃品種優勢的相關信息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給小編留言哦,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頁標簽:
本文地址:http://www.ytp-chemical.com.cn/news/bencandy-htm-fid-15-id-13095.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